
[说明]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多篇【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篇一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提前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制定相应隔绝、作业安全措施。涉煤气作业时,煤气防护站、有限空间管理单位、安全科三方确认签字。
2、需进入的有限空间,必须与生产系统或其他容器可靠切断并彻底置换。
3、作业前30 min内,应对有限空间进行气体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分析仪器应在校验有效期内。采样点应有代表性,容积较大的有限空间,应采取上、中、下各部位取样。
4、进入有限空间前必须连续两次分析空间内的氧含量和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气体含量,间隔不能低于10~15分钟,两次分析结果均重复为合格。空间内有人工作期间,每半个小时分析一次。中断作业半个小时以上,再次进入空间前,还要按以上步骤进行气体分析。
5、空间内氧含量在19.5~23%之间,可以进行工作。
6、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必须低于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车间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的规定。易燃易爆气体必须低于其燃烧、爆炸临界值。
7、有限空间使用管理单位允许有限空间作业后要保证自身生产作业不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造成危害。
8、不得擅自变更与其作业相关的生产工序。必须变更时,要通知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待确认不存在危险后,方可下达继续作业的指令。
9、参与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作业、监护、应急救援等相关人员,作业前必须接受安全教育。
10、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必要时佩戴好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及相应监测仪器。
11、监护人员必须认真履行职责,不得擅离职守。
12、为防止人员误入危险区域,必要时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在坑、井、洼、沟或人孔、通道出入门口应设置防护栏、盖和警告标志,夜间应设警示红灯。
13、作业现场应有充足的照明,有限空间内部必须使用安全电压。
14、作业结束后要清理现场,严禁将工具、材料等物件遗留在有限空间内。
15、有限空间作业发生紧急情况时应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
受限空间作业知多少 篇二受限空间作业知多少
第一章 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特性
一、作业环境情况复杂
受限空间狭小,通风不畅,不利于气体扩散
1、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或因生化反应(蛋白质腐败)、呼吸作用等,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容易积聚,一段时间后,会形成较高浓度的有毒有害气体。
二、密闭空间作业时应随时注意通风检测
2、有些有毒有害气体是无味的,易使作业人员放松警惕,引发中毒、窒息事故此外,一些受限作业空间周围暗流的渗透或突然涌入、建筑物的坍塌或其它流动性固体(如泥沙等) 的流动等,作业使用电器漏电,作业使用的机械,都会给受限空间作业人员带来潜在的危险。
3、有些毒气体浓度高时对神经有麻痹作用(例如硫化氢),反而不能被嗅到。
三、受限空间照明、通信不畅,给正常作业和应急救援带来困难
此外,一些受限作业空间周围暗流的渗透或突然涌入、建筑物的坍塌或其它流动性固体(如泥沙等) 的流动等,作业使用电器漏电,作业使用的机械,都会给受限空间作业人员带来潜在的危险。
危险性大,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严重后果
作业人员中毒、窒息发生在瞬间,有的有毒气体中毒后数分钟、甚至数秒钟就会致人死亡。
硫化氢(H2S)是无色气体,有特殊的臭味(臭鸡蛋味),易溶于水;比重比空气大,易积聚在通风不良的城市污水管道、窨井、化粪池、污水池、纸浆池以及其他各类发酵池和蔬菜腌制池等低洼处(含氮化合物例如蛋白质腐败分解产生)。硫化氢属窒息性气体,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物。硫化氢浓度在0.4mg/立方米时,人能明显嗅到硫化氢的臭味;70~150mg/立方米时,吸入数分钟即发生嗅觉疲劳而闻不到臭味,浓度越高嗅觉疲劳越快,越容易使人丧失警惕;超过760mg/立方米时,短时间内即可发生肺水肿、支气管炎、肺炎,可能造成生命危险;超过1000mg/立方米,可致人发生电击样死亡。
一氧化碳(CO)是无色无臭气体,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数有机溶剂;属于易燃易爆有毒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一氧化碳在血中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相对于氧气)而造成组织缺氧。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10%;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皮肤粘膜呈樱红色、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浅至中度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肿、严重心肌损害等。
窒息:引起人体组织处于缺氧状态的过程称为窒息。不同浓度的氧气对人体的影响如下:
容易因盲目施救造成伤亡扩大
一家知名跨国化工公司曾做过统计,受限空间作业事故中死亡人员有50%是救援人员,因为施救不当造成伤亡扩大。
部分受限空间作业单位和作业人员由于安全意识差、安全知识不足,没有制定受限空间安全作业制度或制度不完善、不严格执行,安全措施和监护措施不到位、不落实,实施受限空间作业前未做危害辨识,未制订有针对性的应急处置预案,缺少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应急救援器材、装备,或是虽然制订了应急预案但未进行培训和演练,作业和监护人员缺乏基本的应急常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导致事故状态下不能实施科学有效救援,使伤亡进一步扩大。
第二章 受限空间的危害因素是从哪里来的
一、有限空间中的气体或液体的泄漏或挥发
化学物质可能从化学品储罐、天燃气管道的法兰、阀门等处泄漏,进入有限空间,形成多种危害环境。
二、有限空间中有机物分解
(一)有机物(生活垃圾、动植物)的分解产生CH4、CO、H2S ,导致中毒或窒息。
(二)氧气被细菌消耗导致缺氧。
(三)有机物分解产生CH4 、CO、H2S等可燃气体导致爆炸和燃烧。
三、有限空间中燃烧及氧化使氧气被吸收
在有限空间中焊接、加热、切割作业会消耗氧气,铁生锈会消耗氧气,导至缺氧。不完全燃烧会产生CO有毒气体。
四、富氧环境
氧气含量>22%就会增加燃烧的可能性。
五、清洁有限空间时也可能产生职业危害
(一)气体仍然能从被多孔墙壁吸收后释放出来或从清洁时产生的淤泥中释放出来;
(二)氧气会被惰性气体置换,导致缺氧; ……此处隐藏2939个字……所属部门监督检查进入受限空间单位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中对空间作业要求的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3.2作业单位负责在作业前对作业证上的安全措施进行落实,确保作业安全。 3.3总经理负责一级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审批。
4、作业规范 4.1施工前需先切断
4.1.1停止危险设备的运行和使用,对设备与外界连接的管道、设施进行可靠隔绝,如装设盲板、拆卸连接部位、不能用水封或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
4.1.2对动力电源的切断,应采用取下保险熔丝或将电源开关拉下后上锁等措施,并加挂警示牌。
4.2、清洗、置换和清理
4.2.1对危险设备可靠切断后,打开设备上所有人孔、手孔、放散阀、排空阀、出气阀、料孔和炉门等。
4.2.2根据危险设备内的介质类型用蒸汽、水、热水、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等方式进行介质的清洗和置换;如危险设备内装有非导电性液体(如苯、甲醇、乙醇等)时,为防止静电产生导致事故,必须将设备进行可靠性接地,冲入水蒸气时应尽量低压、低速导入。 4.2.3危险设备内残留物必须尽量排放或移液,清理干净。 4.
3、采样、分析或检测
4.3.1、检修作业人员进入危险设备内前,要对设备内的状况进行分析或检测,并符合下列条件:
a.含氧量在18~21%之间;
b.有毒气体或粉尘浓度低于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或低于允许进入的时间及浓度;其他可燃性气体低于其爆炸下限浓度的20%以下;
c.对危险设备内的气体或粉尘进行取样分析或检测不得早于进入设备作业前30分钟,所采取的样本应是设备内的最高浓度;工作中断后,作业人员再次进入前应重新采样分析或检测。
d.使用具有挥发性溶剂、涂料时,应做连续性分析检测并加强通风措施。 4.4、电气及安全防护措施
4.4.1、进入危险设备内作业的照明电压应使用不高于36V的安全电压,狭小或潮湿场所应使用不高于12V的安全电压;使用的电动工具必须装有防触电的电气保护装置。
4.4.2、在易燃易爆作业环境中应使用防爆型低压灯具和电动工具,电气线路必须绝缘良好,无断线接头,电源接点无松动,防止产生电气火花造成事故;作业人员不得穿戴化纤类等易产生静电的工作服。
4.4.3、在有酸碱等腐蚀性作业环境中,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在设备外部应设有急救用的冲洗装置和水源等。
4.4.4、在设备内多层交叉作业应搭设脚手架、安全作业平台,作业人员应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4.4.5、设备内作业严禁抛掷工具、材料,也不得将工具、材料等物品放置在人孔边上或设备顶部,以防坠物伤人。
4.4.6在设备内进行焊接作业时,应使用干燥绝缘垫,进行气割、气焊时,要使用不漏气的设备,在设备内不得随便开放乙炔或氧气,加强设备内通风。 5安全监护
5.1设备外应配备空气呼吸器、消防器材、安全绳和相应的急救用品和装置。
5.2进入设备内部作业前,所有作业人员要检查安全措施、安全器具,规定好统一的联络信号。
5.3监护人员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发生,应立即召集急救人员穿戴好防护器具进行抢救,不得无防护措施情况下盲目进入抢救。
相关文件: 《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3028-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14 相关记录
MTC-AQ-7.1-1/02《进入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
,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 篇四, 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
生产车间(分厂):
编号:00
受限 空 间 所 在 单 位 负 责 项 目 栏
受限空间所在单位:
受限空间名称:
检修作业内容:
受限空间主要介质:
作业时间:
****年**月**日
时起至
****年**月**日
时止
隔绝安全措施:
确认人签字:
负责人:
****年**月**日 作业 单 位 负 责 项 目 栏
作业单位:
作业负责人:
作业监护人:
作业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作业安全措施(包括抢救后备措施):
负责人:
****年**月**日
采样分析
分析项目
有毒有 害介质
可燃气
氧含量
取样时间
取样部位
分析人
分析标准
分析数据
审批意见:
批准人:
****年**月**日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防范措施 篇五此地点为受限空间区域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防范措施
一、在此区域作业必须履行工作票或操作票手续,进入前必须进行强制通风30分钟以上,禁止使用氧气通风;
二、在此区域工作不准超过两人,进入前应使用气体报警仪(如便携泵吸式气体检测仪)对该区域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进行检测,检测仪器在使用前应进行校验,以确保指示正确;
三、在此区域使用潜水泵、通风机及行灯等电气工具时应认真检查电源线不得有裸露部位,确保绝缘良好。作业时要使用12伏以下照明电源,行灯变压器及漏电保护器必须放置在入口2米以外。在使用潜水泵抽水过程中人员禁止进行检修及操作;
四、在此区域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做好绝缘措施,敷设绝缘橡胶板,作业人员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电焊带不能有裸漏部位,电焊钳应使用绝缘合格的材料;
五、在缺陷处理或系统运行方式变化需要操作阀门或进行放水时,应先将阀门缓慢开启1/4圈进行泄压,在确认无异常情况后,方可根据现场情况逐步开启阀门,禁止将阀门一次全开。放水或排气操作前必须对井室内温度进行测试,确认井室内温度小于40℃时方可进入,同时要密切关注热网水温,以防止工作人员缺氧窒息或烫伤,造成人身伤害;
六、在拆卸阀门时,应首先检查并确认高位排空气门处于开启状态,并检查确认与其相连的部位介质已经排空或已全部隔断,确认系统内压力为零后方可进行;
七、要求井外的监护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应不间断的监护,并经常与井内作业人员进行通话(间隔时间不能超过一分钟),观察井内作业人员是否有异常动作,若有异常动作,监护人应立即将井内作业人员通过安全绳协助作业人员脱离作业场地,除去防毒面具并进行紧急施救。同时,要立即起动相应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将伤者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八、作业人员进入该区域必须系安全绳并正确使用双背肩安全带,安全绳的末端留在井外部分不少于1.5米并固定牢固,便于井外监护人员施救。
火警报警电话:119急救电话:120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多篇【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