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爱国的绝唱——谈陆游的《示儿》诗【多篇】

时间:2025-08-09 08:54:05
爱国的绝唱——谈陆游的《示儿》诗【多篇】

[导语]爱国的绝唱——谈陆游的《示儿》诗【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爱国的绝唱——谈陆游的《示儿》诗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背诵并理解课文

2、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受到传统文化的艺术熏陶

3、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爱国主义精神影响

4、结合学诗,培养学生的自学、想象、表达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古诗内容。

2:结合时代背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收集查阅陆游的相关资料,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

一、情境导入,了解诗人。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宋诗(板书、宋诗)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写的,他一生写诗近万首,这首《示儿》是他临终前的绝笔诗。

师:“示儿”是什么意思?临死前写给儿子的叫什么?人们在临死时给儿子的遗书一般都是写些什么?(生回答)

师:那陆游写了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学习古诗。

二、读通全诗,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请看大屏幕,出示《示儿》,并配乐放录音。

师:你能听出这首诗大概写了什么意思吗?你能不能把它读正确呢?自由朗读,再指名三名学生读、再齐读。

要想读好诗,就要知道诗的意思,你能根据书本上的注释自己去理解吗?想好了就与同桌说一说。

大屏幕出示:“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指名学生说这两句的意思。

师:注意这两个字的意思。出示:元—原来、本来、同一统一。

师:死去了什么都是空的,哪些东西是空的?有一件事使作者放不下,感到很悲,是什么?

师:接下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宋朝的历史,谁知道?指名说。

师: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北宋政府腐败无能,节节败退,一直从首都开封逃到长江以南,后来赵构在长江以南建立了一个新的宋朝,史称南宋,都城在临安,也就是现在的杭州,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都被金兵占领,北方的百姓生活在金人的铁蹄之下,过着屈辱的生活,而南宋政府却只知道花天酒地,忘记了亡国之辱,忘记了收复失地。同学们,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而悲了吗?指名说。

(板书:山河破碎悲)

你能把这种痛苦读出来吗?指名读诗。

我们来读一首诗人68岁时写的一首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学生齐读,你读懂了什么?

指导读前两句,“三万里”“五千仞岳”分别指什么?(九曲黄河巍巍华山)这是何等的气魄!全班男生齐读这两句诗,可是这么壮丽的山河却被敌人占领着,你的心情怎么样?

师:如果你就在沦陷区,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可以与同桌讨论再指名说。

师:你觉得诗人还为什么悲?(板书:百姓受苦悲)

带着这种哀痛你再读读这两句,你会有更深的体会,指名学生齐读后两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想说的?

师:统治者在干什么?我们在一起去临安看一看,出示《题临安邸》,齐读。

师:他们在干什么?一边是“遗民泪尽”,一边是“寻欢作乐”。

那些南宋的大臣们忘了自己是亡国奴,忘了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遗民们,忘了祖国的统一,忘了……。诗人还为什么而悲?

板书(昏君无能悲)

师:生命即将结束,但是还没有盼来国家的统一。是悲哀,是悲痛,是哀愤,学生齐读,但悲不见,但悲不见,但悲不见九——州——同。

师:这样的南宋王师,做不了什么,但是此时的陆游还是放心不下自己的祖国,哪怕只有一丝的希望,他还是把希望寄托在王师的身上,这都是源于他那颗拳拳的爱国心。

师:王师北定中原日,什么时候会有这样的一天?或许几年,或许几十年,我们的陆游,我们的爱国诗人会在地下一直等着这喜讯。指一名学生读,其他学生评价。这是陆游最后的希望啊!他一再嘱咐儿子,一再叮嘱。

你来读,再指一名学生读。评价:你读出了陆游当时的那种急切的心情,我们一起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告乃翁!告——乃——翁!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爱国诗人,你知道的有哪些?

出示陆游、文天祥、范仲淹、岳飞的诗句。学生欣赏

师:这些爱国诗人写下了无数篇爱国诗句,我们在学习这些诗句的时候,不仅要理解诗的内容,还要体会诗人所表达的爱国情感,也要像他们一样,做一名爱国的人。

板书:示儿:爱国之情

无限的希望——王师北定中原日

《示儿》教学案例分析

一、找准切入口,建构文本

在《示儿》教学设计中,我主要抓了诗句中的一个“悲”字进行理解。在认识了诗人,了解了诗句意思,初步感受诗人心情之“悲哀”后,我又选取了课外的两首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题临安邸》作为补充材料。以古诗补充古诗,以古诗拓展古诗。这种拓展,是鉴于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基础上,通过对文本加以创造性的变式、扩充,对诗中的“悲”做了一个情感上的延伸。如上述片段中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我把同背景下的沦陷百姓生活呈现给学生,去想象诗句中的画面,学生述说的那一幅幅凄惨的画面:“看到的是百姓生活在金人的铁蹄之下,听到哭泣、呼喊着宋王朝的名字”“我仿佛看到了胡人骑着马从大宋百姓的身上踏了过去,这些百姓在喊叫着……”《题临安邸》中的权贵们的花天酒地,都让我们的学生与爱国诗人陆游一样,为百姓苦难生活感到“悲痛”,为南宋王朝的荒淫生活感到“悲愤”。如此一来,诗句中的“悲”就丰满起来,学生的感悟也丰富起来。

二、抓住情感主线,整合文本

我把这首诗中的“悲”拆成了很多份,如果就此打住,那么课堂中就没有生成。诗是散的,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散的,我们的课堂也是散的。于是我还是以这个“悲”,把诗串起来,把学生的情感患起来,把我们的课堂串起来。我用了很感性的教师引导语言,为的是抓住学生已有的情感,来提升感悟。如:“因为陆游的爱国,看不到大宋的统一,陆游遗憾啊”“因为陆游的爱国,想到那些望眼欲穿的北方百姓,陆游悲痛啊”“因为陆游的爱国,想着那些花天酒地,苟延岁月的南宋权贵们,陆游悲愤啊”。有了这样的教师语言,学生的情感再次得到升华。同时也自然的把内容归结在了我们的诗句:但悲不见九州同。这时,学生的情绪还在激昂之中,所以继续教学后两句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因为陆游的爱国,他还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国家,于是他对儿子千叮万嘱,我们的课也在学生们一次又一次的叮嘱中,一次又一次的抒发心中陆游爱国感慨的朗读中结束。

回顾整个课堂,安排的最出才的环节是引导 ……此处隐藏14641个字……

2、理解诗句含义,想象诗歌意境。

3、学会2个生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示儿》

课前:播放歌曲《满江红》. (出示:岳飞像并《满江红》词)

一、激情导入

1、说岳飞,介绍时代背景

刚才你听到的是岳飞的(《满江红》),说起岳飞,你可能比较熟悉,那么你知道岳飞生活在哪个朝代?宋朝分北宋和南宋,你熟悉那段历史吗?我这里有一份关于这段历史的介绍: (课件出示 ,学生轻声阅读手头资料)

北宋1127年,生活在北方的少数民族匈奴人,(就是我们在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里看到的金国,)他们当时大举南侵,攻陷了北宋的国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市),把先皇宋徽宗、当时皇帝宋钦宗一齐俘虏到北方去,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变”。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重建小朝廷,历史上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淮河就此成了宋、金两国的分界线。可悲的是南宋朝廷不思北上中原,收复失地,却向金屈膝投降,只求保住半壁江山,就心满意足了。

同学们,刚才你看了那段历史的介绍,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 、简介陆游

是啊,当时岳飞等一批爱国志士,捶胸顿足,义愤填膺,他们纷纷起来为多灾多难的祖国而呼喊、战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当时一位杰出的爱国诗人。

(出示陆游像)这就是诗人陆游,谁来简单介绍一下?(学生介绍)

3、揭题,粗读全诗

是啊,陆游是历史上写诗最多的诗人,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示儿》这首诗是他在86岁高龄,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他儿子的临终嘱咐。现在你知道题目“示儿”是什么意思吗?(板书)《示儿》这首诗堪称陆游诗中掷地有声的压卷之作。

二、粗知大意

1、正音、准确朗读

这么好的诗,同学们想自己读一读这首诗吗?

自由读这首诗

(1) 自由地读诗句,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强调生字读音及组词)

(2) 指名读诗句;再齐读诗句。

2、理解字词

同学们,古诗文比起我们现代文是比较难懂,读了以后你觉得哪几个字词比较难懂?(学生说,老师一一划)

同学们,我们如何来理解这些字词呢?(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借助诗下面的注释,当然我们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办法)下面就请各自学习吧,等会儿如果还有不懂,可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学生各自学习)

同学们,现在你明白这些字词的意思了吗?(一起讨论)(像这样书上没有解释的字词,你可以自己在字的旁边加上注释,这也是理解诗句的好方法。)

检查:元、但、悲、九州同、北定、乃翁(课件出示)

3、理解句意

了解字词现在你能借助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了吗?(自由说,指名说,同桌互说)

课件出示诗句意思

三、感悟诗情

知生平,悟诗情

·同学们,刚才我们借助注释理解了诗句的大意,你是否觉得陆游这份遗嘱有点特别——临死前,不说别的家常话,却念念不忘北定中原,这是为什么呢?老师这里有一份诗人的生平介绍,相信你看了之后,会理解诗人当时的心情。(课件出示 ,学生轻声阅读手头资料)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宋代杰出的诗人,也是诗史上最多产的诗人,今集存诗九千三百余首。陆游出生后三年就遇上了“靖康之变”,儿时的他备受流离迁徙的痛苦,且目睹了金兵强盗为非作歹,滥杀无辜,这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使他早在二十岁时就定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报国壮志,;而南宋统治者向金人求得了暂时的安定后就纵情享乐,花天酒地,这更促使他念念不忘收复中原。为报仇雪耻,他曾从军九年,“铁马秋风”,豪雄飞纵。以后虽多次复职做官,但由于他积极主张抗金,就一直受到投降派的压制和排斥而多次失去官职。可不管个人遭遇多么不幸,他始终为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担忧。这位86岁的爱国诗人临终时仍不忘祖国的统一、领士的完整。写下了耀照千古的绝唱——《示儿》

· 应该怎么读能充分表达诗人心情。听录音、学生读

学生讨论:体会诗情

·你体会到了诗人当时一种怎样的心情呢?从诗中哪些字体会而来?

体会诗中“悲”——不见九州同

“悲”中有“愤”——联系时代背景

无限“渴望”——王师北定中原日

通过朗读,在诗人的悲愤和渴望的心情中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

朗读训练和默写

是呵!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胜利的喜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啊!此时此刻,有谁不被感动呢?同学们,谁愿意用你自己体会到的感情来诵读这首诗?

①学生结合自己体会到的情感练习有感情朗读。师给学生配乐朗读。

②生练习背诵诗句。

学生默写诗句。

四、课外扩展和总结

扩展:

陆游是爱国诗人写了许多的爱国诗词,今天老师给你们推荐两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课件展示),请同学们自由读读。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难望王师又一年。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戊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总结:

同学们《示儿》是陆游一生的绝笔诗,也是表达诗人爱国热情的绝唱。上课开始我们看到的岳飞的《满江红》也是一手千古名词,不同的诗词,同样的是爱国心,忠贞如一的爱国之心,让我们怀着陆游,怀着岳飞满腔的爱国之情齐声传唱这千古名词吧!

五、作业:

1、学习了本课你们应该得到很多体会,展开你的想像假如你和陆游谈话你会和他说什么呢?把你想对他说的话写下来。

2、读下面的短信,用诗填空。

中国台湾小朋友:

中秋节好吗?昨天傍晚,我和爸爸在湖边散步,夕阳斜照在湖面,多美呀!此时此境,我想起了白居易的两句诗(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夜晚,清幽的月光照进我的小屋,我在床上辗转反侧,联想到了李白写的一首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诗)。

今天是中秋节,家家户户团圆畅饮,我想到了香港、澳门小朋友,又想起了王维的一句诗(每逢佳节倍思亲)。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可你们远离祖**亲,我们多么盼望你们早日回到祖国妈妈身边!这里,我只好用陆游的一首诗(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难望王师又一年),来表达我这时的感受。我深信:以后的中秋节我们会团圆的,这也是我们全体大陆小朋友的愿望!

欢迎到我们家乡玩!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爱国的绝唱——谈陆游的《示儿》诗【多篇】范文。

《爱国的绝唱——谈陆游的《示儿》诗【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