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论文新版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变化对我国的影响论文 篇一2.1加强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各个国家间的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上,而是在制定国际准则方面的较量,而专业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强的人才属于制定国际规则的核心支柱。现阶段,国内会计行业的发展仍然不够成熟,应不断增强和欧美会计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大力培养一批国际化会计人才,对提高国内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升会计行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2提升国内工作人员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单位中的比重
对于会计行业,国内在提升会计准则的质量及不断推动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成绩,短期内实现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变化,促进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发展。但当前国际会计准则的理事会成员大约有20多名,但是只有理事是中国人;且在众多技术员工中,没有1名中国籍员工参与,这就阻碍了我国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因此,我国会计行业应积极呼吁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提升中国籍员工的比重,并积极、主动地委派更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会计人才加入国际组织中,慢慢提升中国籍员工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当中的比重,以便为中国争取更多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工作的机会。
2.3应用当前区域性的合作组织
提升我国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中的发言权,,国内成立了相应的会计准则的制定组织机构,完全打破了以欧美为主导的国际会计准则所制定的格局[2]。之后,部分拉美国家的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在也成立了相应的会计准则的制定组织机构。现阶段,这些地区在调整本地区的国家观念,提升本区域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中发言权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面对目前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变化趋势十分复杂的局面,国家应充分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新兴的经济体工作组织等一些国际性的合作平台,来协调国家政策立场,以便联合坚定本区域立场,不断推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制定相应的国际会计准则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亚洲国家以及各个新兴的经济体国家的发展情况。
2.4开设相关的境外分支机构
随着国内会计行业渐渐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我国应不断推动各个会计师事务所在更多的国家、地区开设相应的分支机构,但是当前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在海外的发展覆盖区域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年初,在全国54家获得证券、期货许可证的`会计师事务所当中,在海外开设分支机构的事务所有50家,而大部分分支机构开设在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少部分设于新加坡、日本等[3]。除此之外,从至今,由于受到金融危机与市场的流动性的紧缩因素的影响,欧洲国家大多数中小型的会计师事务所发展受到很大影响,这些事务所希望通过合作来扩大发展规模与影响力,突破当前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垄断国际市场的局面。因此,我国可充分把握住这个发展机会,不断加大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范围,通过有效地合作、开设相应的分支机构等,进一步加强和欧美会计机构之间的合作,进而提升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会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5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相符
伴随着国际资本跨国的流动性越来越强,国际金融行业的发展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有很大需求,能有效地推动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准则的趋同变化,不仅能降低国际金融行业的活动风险,还能推动国际经济的不断发展[4]。而随着国内与国际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国际流动速度在很大程度上,不断推动国内社会经济持续增长,且资本市场的全球化发展也需国际会计准则能够全球化,从而提升政府决策的高效性。进一步减少全球投融资成本,以便促进国际资本市场实现有效整合。
3结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环境下,跨国企业之间的经营活动变得十分频繁,使得资本市场的流动速度加快,会计准则的地位也渐渐凸显出来。国家不断推动会计准则的趋同发展,可以有效减少各个国家会计准则间存在的差异,同时还能提升各个国家所提供会计信息的完整性、透明性及真实性,进而推动国家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国内会计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悦春。浅析新会计准则在合并财务报表上的主要变化及其对企业的影响[J].会计师,10(5).
[2]陆建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历程、最新进展与启示[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4(1).
[3]张先治,傅荣,贾兴飞,等。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理念与行为影响的多视角分析[J].会计研究,20(6).
[4]何敏燕,吴昊芃。新国际收入准则实施探讨——兼论对我国收入准则国际趋同的启示[J].财会通讯,2015,25(10).
我国生物资产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独特性的论文 篇二[摘要]本文对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及ias41中关于生物资产的准则之间的异同性进行分析,指出了在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步伐中,我国的生物资产会计准则根据我国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保留了本国的特色,并进一步提出了与ias41之间的差距及发展方向。
我国是农业大国,不仅单纯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单位众多,而且涉足农业的大中型企业也不少。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投资农业的国内外企业或其他机构还会大大增加。因此,制定既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又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会计准则已经十分迫切。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以下简称ias41)的发布和生效为当时我们制定出高质量的农业会计准则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但是,我国的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独特性,国际会计准则在我国农业会计领域的实行也具有局限性。因此,我国根据本国的国情及具体情况,在借鉴国际准则的基础上,于今年2月15日,发布了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以下简称生物资产准则),规范了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为我国的农业企业的会计处理提供了指导,是具有我国自己特色的生物资产准则。
一 我国生物资产准则与ias41的差异
“农业的基本特点是动植物的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正是这一特点导致了对农业活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复杂性。”再加上农业生产的地区性较强,使得不同地区的生物资产会计准则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我国在制定自己的生物资产准则时,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具体情况,其中有不少与国际会计准则不同的地方。
第一,生物资产的分类。ias41将生物资产分为两部分,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而我国生物资产准则将生物资产分为三部分,消耗性生物 ……此处隐藏8815个字……词]会计诚信 造假 内部控制 外部监督
随着经济的发展,关注或需要了解会计信息的人或组织越来越多,而随着经济活动量的增加及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加大,投资者、债权人、职工、政府及其他有关人员的决策主要根据会计信息作出,因此会计信息的质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会计信息真实是正确决策的最基本前提,为此,有关法律法规都作出具体的要求,然而近年来会计造假屡禁不止,虚假的信息使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各方遭受巨大损失,且成愈演愈烈之势,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____曾不止一次强调会计人员要“诚信为本,不做假帐”,美国“安然事件”的爆发让人们对会计诚信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国内和国际都对此作出积极反映。为此,财政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都把诚信建设列为今年的工作重点。那么究竟为什么全国上下乃至全世界都这么重视会计诚信?怎样去加强诚信建设解决诚信危机呢?下面就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一、会计造假屡禁不止为哪般?
近年来,会计丑闻已屡见不鲜,那么,有关单位和个人为什么要造假呢?当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利益驱动”,如果对自身有害他们肯定是不会去犯傻的。总的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目的:
1、会计造假能够偷逃税款
目前,我国国民纳税意识普遍不高,企业税负较重,由于征管力量的薄弱,使得企业有机可乘。通过隐匿收入,虚列支出等手段达到偷逃税款的目的。甚至,为达目的而去拉拢腐蚀税务干部。
2、蒙骗投资者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以融资为主导,股票发行额度是十分稀缺资源,这就使得企业为圈钱不惜一切代价包装财务报表。由于证券监管机构的薄弱和社会中介机构执业不规范,使得造价者有机可乘。针对上市公司而言,为避免被ST或PT而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造假最具典型性。
3、满足个人之私欲
经济发展了,而相关的制约机制跟不上,使得部分政治觉悟不高之士有机可乘。为达一己之私欲,中饱私囊,企业通常采取隐匿收入、虚列支出、伪造发票等方式将资金纳入小金库或个人腰包,行政事业单位则主要通过隐匿收入、改变资金用途或用假发票套现等。再就是以“以大局为重”、“社会稳定”等口号为幌子,为自己升迁和前途而进行行政干预作假,为一己之利不惜牺牲他人利益。
二、会计造假恶果重
会计造假使得造假者获得了利益,相对应就有受损的一方,更严重的是干扰了正常的经济秩序,总的说来主要有如下负面作用:
1、偷逃税款和中饱私囊行为引起国家可控财力减少,削弱了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不能更好的为经济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2、蒙骗投资者的造假行为是短期行为,早晚会暴露,结果使大量投资者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并起连锁反应使相关方受损,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正常运行。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并已经采取相关措施。
3、虚假的会计信息会导致决策部门作出错误的决策。会计信息真实是作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信息的虚假必然影响决策的精确和正确性。势必会使决策的影响者利益受损,当然包括虚假信息的提供者。比如,我国所得税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前相当多的单位隐匿了收入,隐瞒了应纳税所得额,导致决策税率过高,使所有企业都增加了负担。
4、会计信息的虚假泛滥,使得会计诚信度下降,人们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质疑,在以会计信息作为主要的的决策资料的同时,不得不取得其他的相关资料和信息,既增加了决策成本又延长了决策时间。对信息提供方来讲则会丧失许多合作与成功的机会。出现“双不赢”的局面。
三、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解决问题的良方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会计造假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正常运行,规范会计行为,遏制造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已经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显得迫在眉睫。诚信建设是一个涉及面广,十分复杂的工作,搞好诚信建设应该做好多方面的工作。总的来讲,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快机构改革步伐,增强政府诚信度,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为会计诚信建设创造良好的大环境是加强会计诚信建设的前提。
会计诚信度低与目前体制不无关系,政府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漏洞使会计造假行为有机可乘。例如,事实证明监管与税收征管的不力,是国家税款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想会计诚信建设有突破性进展,则必须首先把政府自身建设搞好。事实上并非我们的人力不足,我们的管理人员与总人口的比例远远高于大多数国家,而我们的办事效率却远远低于他们,当然这与人员素质有相当大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体制的原因,这一点党和国家各级政府都已经认识到,并进行了积极的改革。
2、加强诚信宣传,让当事人了解问题的严肃性和自己的责任。
诚信建设应该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对诚信工作重视程度,认识到对问题的严肃性与自身的责任并主动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为此应采取各种方式做好诚信建设宣传。
3、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外部监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会计造假之所以泛滥与内部制度不完善和外部监督不到位有直接的联系。目前,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很完善,并且在执行中失效现象十分严重,尤其在行政事业单位更为突出。任何事情都要按领导意思去做,财务监督根本谈不上。因此,首先应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保证有效实施。为此,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货币资金、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相继出台,新的规范将陆续出台,制度有了,相比而言,督促制度的有效实施更加重要。自然就联系到外部监督。
最主要的外部会计监督有社会中介监督(即注册会计师审计)和财政监督。目前来讲,这两种监督都没有起到应该起到的作用,或者说其职能没能充分发挥。当然,这是由更深层次的原因造成的,为此,应在这两方面进行加强。
中介监督是主要针对企业的一种主要外部监督方式,其出具的审计报告的使用者数量多,影响力大,原则上要求其必须“客观、公正”,然而,大量的事实证明中介机构并没做到这一点,为此必须加强对社会中介的监管,使其规范执业,真正让注册会计师成为“不吃皇粮的经济警察”。为此,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管理机制已经由注协主管转为财政监管为主,其目的就是向国际接轨,加强对中介的监管。下步的工作方向是加强监管,加大处罚力度,进行该行业的治理,使其对报表使用者负责,真正起到外部监督作用。为此,应该加强执法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毫不姑息迁就,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另一种主要的外部监督是财政监督。监督的方式主要是执法检查,应该以制度的方式确定下来,作为经常性工作,对监督对象起到督促作用。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不能姑息迁就或为了所谓的“社会安定”、“顾大局”等目前利益甚至个人利益而放弃原则,置法律于不顾,最终使法律法规对造假者没有多大的威慑力,并成为一种普遍心理,内部控制在这时候更容易失效,出现诚信危机不足为奇。因此加强监督并加大处罚力度改变人们的这种心理尤为重要。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论文新版多篇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