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护理自检自查报告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护理自检自查报告篇1为贯彻落实市卫生局指示精神和县卫生局生产工作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我院及时召开了会议,周密部署各项工作,在全院内开展安全生产及医疗质量大检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动员
由院长组织召开了全院职工会议,传达市县卫生局会议精神。要求院内各科室,重点岗位检查,主管领导、分管领导亲自到岗进行现场查看,并教育职工人人做好医疗安全、环境卫生、医院内涵工作,以免意外事件的发生,消除影响医疗安全、和谐社会的隐患。
二、自查内容
(一)在分管安全生产的院长带领下,检查组认真检查医院安全工作重点部门,认真查找安全漏洞和火灾隐患,重点对门诊楼、住院部病房、感染科,疏散通道、压力容器、配电室、电梯、制氧中心、等进行了全面、深入、彻底、细致的安全检查,对检查出的隐患加强监督,认真整改,逐一落实。对重点部位做到定人、定责、定措施,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维护,及时把握灭火器材的良好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二)完善预案,有效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维护人民群众就医安全。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院印发了《嘉祥县中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并根据上级文件要求以及我院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了诊疗流程,开设发热门诊、隔离留观室和隔离病房。同时在门诊大厅、发热门诊等关键部位设置醒目标志牌,门诊大厅制作了突发疾病预防治疗措施标牌,相关科室人员组建专家组、应急预备队,各组人员在预案启动后,均安排到位,节日期间不得随意请假或外出,重点安排好内科、急诊、感染性疾病科等专业的医疗和护理力量,要实行无节假日医疗服务和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通讯联络畅通,为及时有效处理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做好充分准备。
(三)医院安全委员会组织健全,人员和责任明确,急救车辆状况良好,门诊、急诊等人员聚集场所安全,防火设施完好,疏散通道畅通,组织全院职工参加消防知识专题讲座,提高职工的消防意识,增强了火灾急救处理的能力,为杜绝消防安全隐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向到我院就医的及陪护者发放控烟宣传材料,门诊、病房等病人聚集场所成立禁烟管理小组,科室主任、病房护士长负责组织本科室人员对在有氧气的病房和走廊内吸烟的病人及陪护者进行监督和劝诫工作。
(四)加强财务安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医院帐单及现金安全。
(五)积极开展全院医疗安全教育,提高医疗安全意识,并进行自查,组织召开全院各科室人员和各村卫生所负责人会议,对自查情况进行汇总,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力争为人民群众提供和谐、安全的就医环境。通过自查,提高了安全生产的意识,明确责任,确保五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医疗救援到位、急救药品到位、应急物资到位),加强节假日、急诊、病房的值班力量,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值班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
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1、随着医院患者的日益增多,出入人员相对复杂,单车、助力车、机动车日益增加,时常有单车或助力车被盗事件发生,医院已经采取措施,把职工车辆和患者车辆集中,划分在指定位置停放,并有专人看守,减少或避免盗车现象的发生。同时为保障医院及患者财产安全,对夜间来医院探视人员进行登记,并加强保安人员的巡查力度,确保住院病人的财产安全。
2、医院新门诊病房大楼已经启用,对消防安全,医院已经积极进行整改,均已修复完毕,确保消防设备的正常运行。
3、随着医院业务量的不断增多,现有床位已经不能满足患者需求,有些科室存在加床现象,医院前期已经对部分科室进行了调整,确保医疗安全。
医院领导班子非常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近年来我院把安全生产工作控制在“六个零”即:“重大医疗事故为零、重大设备事故为零、重大火灾事故为零、重大事物中毒事故为零、重大爆炸事故为零、重伤以上事故为零。医院将继续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发展的重要位置,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制度,为构建和谐医院、和谐卫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护理自检自查报告篇2记得在我的孩提时代有着这样的记忆:因为生病,心急如焚的父母把我送进了医院,本来就对医院有恐惧感,刚一进医院大门,就一直哭嚷着要回家,医生还说需要打针,于是在爸爸妈妈软硬兼施的诱逼下,来到了打针的地方,就见有位阿姨穿立脚点白大褂,戴着白口罩,头上还戴着一顶白色的帽子,全身上下都是白色,一手举着针,一手拿着棉签,面无表情地来到了我的面前,我越发害怕,吓得一直往后退,虽然被父母强行按住身体,但还是不停地扭动,就这样,折腾了老半天,那阿姨急了,大嚷道:“你再动,再动就给你多打几针!”还边责令母亲将我按得动弹不得,现在想来,如果当时那个护士不是那么隐,而是微笑症鼓励我,也许我就不会那么害怕了吧!
随着时光的推移,我慢慢地长大了,面对人生选择时竟然也戏剧化地做了一名护士,成了人们眼中的“白衣天使”,当我成为儿科护士的第一天起,我就告诉自己说:既然我也是一名儿科护士,就一定要用我的微笑来面对生病的孩子,改变我孩提时脑海中那咱面无表情,看上去让人生畏的护士形象。前不久,有一位6~7岁的小男孩的一句话让我更坚信我这样做是对的。第一次给这个小男孩做治疗的时候,我就像平时一样面带微笑一样走进病房,他就总是盯着我看,到了第二年,他哭吵着奶奶要找我给他打针,听他奶奶说本来有护士准备给他打针的,可他硬是不肯,握着小拳头不让人碰,偏要找我,于是我就去了,他看到我之后竟然不器了,只是乖乖地伸出两只小手由我挑选,我很诧异,为什么这个小男孩会有这样的举动,但当时没有问,只是在思考,接下来几天的治疗都由我为他进行的,可由于工作忙,打完了他的针,我便忙着我自己班上的事儿去了,好久没看到我,他就说打针的部位很痛,要奶奶找我去看他,我去了之后,边微笑着轻轻抚摸,边细声问道:还痛吗?他眨眨眼望着我说:不痛,其实一点都不痛。到了他出院的时候,我就问他,为什么每次打针都找我,而他说了句让我非常感动的话,阿姨,因为我想看见你对我笑。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于是我越来越能够感觉出护理工作的重要。曾经有人说过。“拉开人生帷幕的人是护士,拉上人生帷幕的人也是护士”是啊,在人的一生当中有谁会不需要护士的细致关心和悉心照顾呢?“护理工作是一门精细的世术。“护士要有一颗同情的心,要有一双愿意工作的手。”新形象的护士是会用她们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解除病人的病痛,用无私的奉献支撑起无力的生命,重新扬起生的风帆,让痛苦的脸上重绽笑颜,让一个个家庭都重现欢声笑语~“神话中天使的美丽在于她的圣洁与善良,而白衣天使的美丽在于温馨与微笑。”进入新的世纪,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我们的各项工作都面临着新的环境,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我想要塑造新时代护士的新形象就应该从心开始,从心做起!~
人们常说:“眼睛是 ……此处隐藏5038个字……理实践指南》20xx版、《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和实施细则》、《北京市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与管理》要求。20xx年医院对现行的护理规章制度、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以及护理系统应急管理预案等内容进行了必要的修订。内容涵盖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环节质量管理、护理工作质量管理、医院重点部门管理以及护理系统应急预案等80余项内容。同时还修订了《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专科疾病护理常规》等100余项。
(二)规范使用护理管理手册。为了加强对科室级对护理质量督导,落实规范管理。制定下发护理管理手册,并制定书写记录标准,进行严格考核管理。
通过多年的实践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业务流程进一步优化,管理责任落实和管理目标实现能力显著增强。
二、规范建立护理人员分层培训考核机制,提升人员综合素质。
(一)建立了护理人员分层培训考核机制。强调护理人员按能级和职称进行分层培训,同时根据人员职称和能级制定严格的分层培训计划。每个层级均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和考核重点;培训时以提升护理人员应急应对能力、临床带教能力以及出入院、转科等关键环节流程执行能力为重点,不断强化培训的实用性和实效性。同时还将案例分析、现场演练以及授课讲座等内容贯穿于实际考核中,考量的是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应用能力。
(二)多途径开展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培训和宣贯,强化“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制度。院内组织对《护士条例》、《临床护理实践指南》、《静脉输液操作技术规范》、《护理分级》、《临床输血操作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培训每年2-3次;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和护理应急预案等相关内容培训、演练及考核每季度1次,使护理人员树立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熟知风险应对流程。
(三)建立了院内“护理技能师”规范化培训机制,并已完成了17人次的重症医学科临床实践培训。通过培训和临床实践,提升了护理技能师的急诊急救技能和危重症救护技术,也为促进院内护理人才培养和培养专科师资力量奠定了基础。
三、加强护理不良事件的质量督查、跟踪、应对及管理。
(一)严格落实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分析制度。医院制定了“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严禁瞒报、漏报现象发生。同时按照卫计委要求严格落实护理不良事件实时上报和网络直报工作,护理部有专人负责对护理不良事件的统计汇总和网络直报工作。
(二)规范质量跟踪、分析制度。建立了由“皮肤问题管理小组”负责的分区管理责任制,落实对院内护理不良事件的现场跟踪、监督指导工作,同时负责核查所报案例的护理记录的准确性、护理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分析整改的及时性等工作;院内定期召开典型案例分析会每季度一次,选择院内典型案例,进行原因分析、讨论整改措施,以实现相互学习、经验分享、警钟长鸣的作用。
(三)加强人员培训与考核,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将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纳入医院缺陷考核内容,对于上报不及时、发生事件改进不到位、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科室进行考核;同时组织院级相关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四、加强护理质量动态管理,全面落实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
患者安全是医疗服务的前提和基础,保证患者就医安全必须从细节管理入手,从每个服务环节做起。多年来护理部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认真履行委员会职能,通过完善落实护理质量监察制度,规范人员职业行为,建全护理安全警示制度等,把控环节质量、落实和排查护理安全隐患,形成了各级护士、科室、护理部逐级负责的质量管理体系,各项规章制度、质量管理标准、考核机制运行正常,各项质量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具体工作如下。
(一)加强环节质量管理,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 1.加强关键制度及流程的落实情况督导。护理关键制度包括入院制度、风险评估制度、巡视制度、告知制度、护理计划执行制度和健康教育制度等,护理部将关键制度落实检查列入月控考核重点,每月进行不定期检查3-4次,对危重病人、手术病人实现100%复合,一级护理病人每月抽查30-50人次,以保证各项护理工作落实到位。
2.在输血、输液、标本采集、围手术期管理等环节质量检查中,加强对医嘱执行、查对制度、腕标制度、交接班制度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等环节质量的督导,加强护理人员在执行护理技术操作中的操作规程落实情况的监管,最大限度的保证制度和流程的执行。
3.加强重点病历的终末质量监管,实现100%复核。对患者年龄≥60岁、adl≤40分、住院时间≥7天、出院时一级护理病重的病历、输血病历以及护理不良事件病历实现100%复核。
4.加强护理交接班环节质量督导。护理部每周进行不定期的检查考核3-4科次,每年组织护理交接班观摩考评3-4次,通过督导交接班全过程,不断加强护理过程的监督、检查、指导和信息反馈,在保证各项安全措施落实的同时,提高护理交接班质量降低护理风险。
5.定期组织护理夜查房每周2次。加强对非正常工作时间段护理工作质量的督导,保证夜间护理质量。
(二)规范院内高危药品管理,保证高危药品用药安全。 严格执行高危药品管理要求,针对高危药品科室要有专人管理和定期清点制度,护理部将高危药品管理纳入质量考核红线项目,每月检查3-4次,以保证用药安全。
(三)努力构建专业化质量管理队伍,提升专业管理能力。
1.加强对输液环节的质量控制,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成立院内“静脉输液管理小组”,定期组织静疗小组活动发挥监管作用。结合静脉输液实践指南标准,定期组织小组及院内培训,培训重点是静脉输液实践指南、静脉治疗药物配伍方法、静脉输液用具的正确选择、静脉输血规范标准等;通过小组成员定期对临床静疗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开展静脉治疗问题调查和循证护理学研究,帮助临床解决实际问题;结合院内用药动态,在院内局域网建立了安全用药荟萃提示栏目,将临床用药的护理注意事项、常用药品配伍禁忌以及易发静脉炎的药品等进行提示,以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2.加强对皮肤问题、复杂、难治伤口的处理及环节质量控制管理。成立了“皮肤问题管理小组”,对护理安全风险评估实施统一管理,并在全院实施质量监控;定期组织相关院内培训,每年2-3次,并依据临床护理实践指南、糖尿病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南等,规范了院内皮肤问题护理管理程序;通过小组成员对院内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监管,对院内压疮、失禁、伤口等复杂的护理问题进行统一管理和专业指导,有效提升了护理人员应对能力。
3.成立院内气道护理管理小组。为进一步制定规范化的气道管理技术、氧疗护理技术提供保证。
五、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护理队伍结构还需不断优化,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2.护理管理的信息化手段滞后。医院对护理人员动态、护理工作量、护理排班、护理质控以及护士长管理工作落实等方面难以实时监控。
3.在日常质控管理过程中还有制度落实不严格,细节管理不到位的现象。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护理自检自查报告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