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人民政府关于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自查自评报告
按照《***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21年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自查自评工作的通知》(甘政教督办函〔2021〕8号)文件要求,***县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认真开展自查自评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位于***省中部,东临黄河,西接武威,南邻***、兰州,北依宁夏、内蒙古,为河西走廊东端门户,总面积5483平方公里,辖8镇3乡,总人口23.83万人。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74所,在校学生35257人,在职教师4058人。其中,普通高中2所、初中14所(含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114所(含57个教学点)、幼儿园43所、中职学校1所。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2021年,***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理念,全面履行教育职责,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落实教育重点工作,成效明显。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情况
1.全面落实党委和政府联系学校制度。制定《关于调整县级领导联系乡镇、贫困村及学校的通知》,县委县政府28名领导联系11个乡镇35所学校。全面开展教育调研、督查、帮扶等工作。
2.“领导干部上讲台”实现了制度化、常态化
3.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实现了全覆盖。我县教育系统有党工委1个,党组1个,党总支12个,党支部88个,党员1174名。共有6个团委,10个团总支,392个团支部,各乡镇共确立12名少先队总辅导员,79个少先大队。有党员的各级各类学校实现了党组织全覆盖,对没有党员的学校派遣了党建指导员。
4.各党支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了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学校党建工作列为县绩效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学校严格落实了“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健全了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二)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情况
5.教育经费做到“两个只增不减”。近年来,***县不断健全教育经费投入机制,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40690.2万元,2020年为47034.82万元,增长了15.59%;2019年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中职、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分别为13407.2元、12124.69元、14123.61元、13161.01元、7514.62元,2020年分别为13594.94元、17065.65元、14906.36.12元、15606.08元、9340.86元,分别较上年增长了1.4%、40.75%、5.54%、18.58%、24.3%。
6.生均公用经费拨付情况。中职学校实行免学费政策,生均2000元;高中学校按照市级统一标准生均800-1200元,***一中安排公用经费230万元,***二中安排公用经费210万元,因本年度县级财政无法全部用一般公共财政经费支出,存量资金再安排中安排公用经费327.22万元用于学校运转,生均公用经费超过1000元。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专项资金按照《***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省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甘教厅〔2018〕116 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甘政发〔2016〕17 号)文件要求落实。学前教育学校实行***省免保教费政策。
7.教育经费合法合规使用。
(1)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按照《***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省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甘教厅〔2020〕31号)文件加以落实。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学籍流动可携带,拨付2475万元,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共拨付资金396.2125万元,惠及学生10240人次。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拨付营养餐食材费531.75万元,惠及学生7675人次。
(2)项目建设全面落实。教育系统2020年项目建设共下达资金7542万元。其中中央资金3923万元,省级资金969万元,县级资金650万元。实施项目100个,新建校舍31115.11平方米。
(3)学生资助成果喜人。2020年,发放各类资助金共计1254.55万元,惠及学生21659人次。各级各类学校都成立了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督促、检查、指导资助工作全过程。
(4)全面落实各项惠师利教政策。根据《***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甘政办发〔2015〕152号)文件精神,及时拨付专项资金,2020年,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736.2万元;班主任费339万元,受益班主任2217人次;校长职级制津贴149万元;发放高考奖励金178.252万元。
(5)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专项资金每年按12月及时足额将工资财政统发到教师个人账户,并落实了社会养老、医疗、住房公积金等保险缴费。
8.经费有效监管。梳理专项资金管理相关文件要求,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从预算安排到绩效评价形成完整的闭环,确保专项资金使用安全有效,相关政策落实到位。资金支付采用财政集中支付方式拨付项目资金。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职能部门全面参与专项资金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的监管。
(三)统筹落实教育改革发展重点任务情况
9.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开展学校工作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考核奖发放依据,扎实推进学校发展性评价工作,努力构建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学校自评和外部评价相结合、学校自主发展与行政监督指导相统一的学校发展性评价体系,促进全县学校规范办学、自主办学和特色办学,不断提升区域教育质量。
10.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借“技能***”改革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期,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推进职业教育“双扩大、双提升”工程。出台《***县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县加快职业教育改革意见》《***省***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贯彻落实<教育部 ***省人民政府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打造“技能***”的意见>的实施方案》,推动产教融合,提升学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校企合作“紧密度”,人才与职业岗位“适应度”。2019年以来,中职生各类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连续五年居全市第一。在全省职业院校教师技能大赛中,多名教师获奖,获奖人数居全市第一。在全省学生技能大赛中,我县学生获奖等次均居全省前位。2019年,我县成功承办全市中等专业学校建设论坛、全市第十一届中职学校学生技能大赛。
12.100M宽带网入校率100%。深入实施“三通两平台”建设,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应用模式。截至目前,我县所有 ……此处隐藏1952个字……p>
33.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列入学校计划,明确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实施办法与途径,对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进行统一安排。全县目前有1个民族团结示范点,1所市级民族示范校。
(八)打造良好教育生态情况
34.加强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五项管理”工作的通知》,确定了“学习文件—对标自查—制定措施—督导规范—建立长效机制”的工作思路。实行每月督查机制。
35.“双减”工作。转发了省教育厅《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减轻课业负担专项治理方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实施方案>的通知》,严格课程开设、控制作业数量、规范考试管理、开展自查整改,切实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
36.坚持“五育并举”落细落实,全方位、立体化加强学生德智体美劳建设,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品质。目前,全县中小学发展势头正好,有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0所,全国校园篮球特色学校4所,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2所,全国冰雪项目示范校2所,省级德育示范校**所,省级文明校园**所。仅2021年,就创建了省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1个、省级“文明校园”3所、市级“文明校园”3所、市级“视力防控示范校”5所、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7所。
(九)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和学校规范管理情况
37.学习宣传新修订的《教育法》,2021年6月,县教育局召开会议专题学习了新修订的《教育法》,对新修订《教育法》的各项条例规定进行了详细解读。
38.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公民同招政策。每年制定本县《义务教育招生方案》,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切实保障特殊群体学生入学需求。
39.规范普通高中招生。严格落实市教育局下达的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计划,制定《***县高中招生方案》,严肃招生纪律。目前全县共有普通高中学生3806人,中等职校学生1231人,职普比4.5:5.5。
40.在学校收费方面,我县严格执行国家及省上相关教育收费政策,承担起教育乱收费治理工作的主体责任,不断强化“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自觉遵守国家教育收费政策。
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近年来,***县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着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方面取得较大的成效,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增强。但我县教育的发展水平与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盼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紧缺,公办幼儿园特别是城区公办园的园所数量和幼儿人数占比偏低。小区配套幼儿园回收难度大,“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的矛盾依然突出。
二是城区学生入学压力较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三孩等政策的实施,我县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和城镇学位供给面临巨大挑战。
三是区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城乡之间、校际之间还有较大差距,中小学“城镇挤、乡村弱”的问题仍然存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任务艰巨。
四是师资队伍建设后劲不足,人才培养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师编制严重紧缺,队伍结构优化等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幼儿园教师编制短缺且专业教师不足问题尤为突出,名优特教师总量不足。个别教师师德师风意识淡薄,师德失范、违纪违规现象时有发生。
五是教育治理体系还不够健全,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尚待提高。在学校管理、人才培养上,还存在重智育而轻德育、体育、美育、劳育的现象,以及重分数而轻能力的问题。教师因材施教、分层培养落实不力,培育成效不尽如人意。
六是职业教育发展步履艰难。首先,在工资分配制度方面,技能型人才的工资及福利待遇不如智力型人才,学技术缺乏动力。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执行不力。其次,高中阶段招生存在偏差。招生时,常常将职业学校的招生批次排在最后,使社会上认为职业学校只能录取成绩差、素质低的学生等,严重影响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再次,中职学校费用支出金额较大,经费投入保障的尤为不足,导致职业教育硬软件建设水平相对不足,严重制约了全县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四、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对标履职标准,下一步我县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优化资源配置。结合城市发展提升与乡村振兴,统筹考虑城区发展和人口流动等因素以及生育政策所带来的影响,建立全县教育布局规划的动态调整和优化机制,进一步整合、优化城区义务教育布局,针对城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资源偏紧及农村教育资源富余的现象,我县将进一步强化履行教育职责,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地位,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及时做好设点布局工作。建成一所,实施一所,办好一所,增加城区教育资源,满足城区人口不断扩容带来的就学需求。
首先是加快***四幼、***五幼、***六幼、***七幼工程建设,确保***四幼、***五幼今年投入使用,缓解城区学生入学压力,逐步消除“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的矛盾。 加快***县第八小学建设进度,力争在2021年秋季招生,有效缓解***一小、实验小学、***四小招生压力;尽快推动***县第三小学迁建和***县第九小学新建工作,新增标准班48个、学位2160个,彻底解决城区小学大班额问题。
其次是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高中教育发展的意见》《省级示范性高中等项目建设选址调研会议纪要》等精神,切实加快***一中整体搬迁项目建设进程,彻底解决城区高中生入学紧张问题。
二是狠抓队伍建设。全面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继续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高层次教育人才,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依托名师工作室做好“三名”队伍梯队化、体系化建设,完善新教师线上“十个一”课程与线下实践跟岗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建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更加健全、职业发展通道比较畅通、待遇提升保障机制更加完善、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人事管理体制。狠抓校长队伍建设,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式,促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加快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城乡教师交流和“县管校聘”力度,使更多的优秀老师到薄弱地区任教,使乡村孩子享受到和城区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
三是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中的问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快发展解决问题。“十四五”期间将重点深化和推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改革,优化学校空间布局,整合城乡教育资源,通过“联盟化办学”“城乡教育共同体”“互联网+义务教育”等方式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缩小差距。探索教育评价改革,提升全面教育质量。遵循教育规律,针对不同主体、不同学段和不同类型教育特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推进教育综合治理改革,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落实中小学办学主体地位,增强学校发展活力,提升办学支撑保障能力,激发校长、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社会参与教育治理的长效机制。
***县人民政府
2022年8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