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七一建党节党课演讲稿_党课演讲稿(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党课演讲稿 篇一很快就要到七月一日了,这是我们党第_个生日,今天我们在这里开展大党日活动,既拉开了“七·一”系列党建活动的帷幕,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开展“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的实际举措,意义很大。按照安排,今天我主要围绕“增强党性修养、争做合格党员”,谈谈自己的一些学习体会和思考,与同志们交流共勉。
作为共产党员,必须要有党性,这既是老话题,也是新问题。回顾过去,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再到当前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学、转、促”专项活动”,既是聚焦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步步深入、紧密相连、环环相扣,也是统筹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更是对党员干部在思想上、作风上、党性上的集中“补钙”和“加油”。对此,我们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认识和审视我们的党性修为。为讲好这次党课,我在厅系统开展了一些调研,做了一些功课,对厅系统党员队伍建设情况有了一些粗略的了解。应该说,厅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对加强党性修养的认识是明确的,自觉性是高的,但在个别党员甚至党员领导干部中,仍然存在三个“模糊不清”,即:对什么是党性模糊不清;对为什么必须加强党性修养模糊不清;对如何加强党性修养模糊不清。下面,我就本着解决这三个“模糊不清”的问题谈点看法。主要讲四个问题:第一,什么是党性?第二,为什么要增强党性?第三,怎样增强党性?第四,在从严治党中淬炼党性,用铁一般的党性推动工作实践。
首先,讲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党性?
可以说,在我们的政治生活和政治理论中,党性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有的同志认为,党性就是组织纪律性,党性包括组织纪律性,但不仅限于组织纪律性;有的认为,党性就是对党忠诚,对党忠诚是党性的重要体现,但也不是党性的全部;还有的认为,党性就是党的性质,党性和党的性质有联系,但不能等同。这些观点从各自的角度看都是对的,但都不全面。下面,我就从“党性”一词的由来说起,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党性”的由来定义
最早提出“党性”一词的人是我们的革命导师恩格斯,他在1845年批判德国思想家时指出:用“抽象的人性”和“普遍的爱”来宣扬“绝对的社会主义”是无党性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极其空洞和错误的。他认为“这种社会主义理论,由于自己在理论领域中没有党性,由于自己的思想绝对平静而丧失了最后一滴血、最后一点精神和力量。”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无党性的社会主义理论,总是打 ……(快文网省略1878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
为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表现,体现在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体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里。我们经常讲,人生态度决定人生高度,这个态度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党的党性就是一种人生态度。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我们的党性要通过人生态度体现出来。
近日,总书记对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广大党员要做到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这是党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做”的要求和标准,就是要做到“四个合格”。“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点在合格,“四个合格”体现了党章对共产党员的要求,是新形势下合格党员的主要标志和显著特征,也是新时期广大党员干部以知促行、知行合一的行动指南。因此,我们要按照“四讲四有”的标准,把“四个合格”作为党员合格的标配,主动对标、时时审视,真正在信仰信念、纪律规矩、修身律己和责任担当上强起来。把“四个合格”作为标尺,划清做人做事的底线,树牢党员先锋的形象,使“四个合格”成为党员的参照系,永葆合格党员的政治本色。
三、“党性”的原则要求
党性原则是共产党员在实际活动中坚持党性必须坚持的原则,也是全体共产党员立身行事的准则和基本行为规范。党性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呢?《党章》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我们党的党性原则作了六个方面的规定。这6条党性原则是衡量党员有无党性和党性强不强的根本标准。每一名党员都应当用这6条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牢固树立党的意识和党员意识,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关于这些概念性内容,《党章》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都有明确规定,我在这里只是简明扼要地解释了一下,希望同志们平时认真学习掌握和领会。
总的来说,党性是共产党员的灵魂和生命。这就好比一个人,如果没有灵魂就变成了魔鬼,所以我们在考察一个党员的素质如何、合格与否,主要看他有无党性和党性强弱。“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只要方向是正确的,路永远都是直的。一个共产党员只要具有坚强的党性,不论在任何时候,不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和复杂情况,都会以百倍的毅力为实现党的目标而奋斗,都会自觉地遵守党纪、政纪,自觉地置身于群众之中,带领群众同一切违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的言行进行斗争。对此,厅系统的每个党员对自己的党性如何,都应当有一种自觉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力求具备我们党全部固有的本性,并在自己的言行中时时处处体现党性,形成良好的党风。
大家前段时间都在观看一部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剧中老革命陈岩石同志给汉中省委班子讲党课的一幕让我印象深刻。当他讲到抗战后期发生的一场“云城攻坚战”时,满怀深情地提到了战士们为了能够加入尖刀班而积极入党,为了能够取得拿炸药包的“特权”而踊跃入党,为了能够执行炸毁日本侵略者碉堡的任务而坚决入党。这其中有一位战士年仅15岁,是在参加攻坚战的前一天入的党,党龄只有一天,他却为了炸毁碉堡而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可以说,那个时期党员的党性集中体现在“牺牲精神”,他们为了共产主义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用生命诠释了入党誓词。时至今日,当我们听到、看到革命前辈为了拥有“拿炸药包炸碉堡”的“特权”而入党时,无不感动与敬佩。我们缅怀先烈,更加敬佩他们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纯真质朴与万丈豪情,更加感动于他们在那段黑暗岁月里的坚定信仰和必胜信念。我想,这种无私忘我的“特权”其本质就是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这种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背后,体现的是共产党人为党、为人民的纯粹党性。战争年代需要她,和平建设时期更需要她。我常讲,相比革命战争年代,虽然现在我们没有生死之忧,没有饥寒之困,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特别是自治区党委赋予我们交通人“十三五”完成1万亿、2017年完成2000亿建设目标,这样前所未有的艰巨任务,更加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先烈们的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请问,这个先锋指的是谁,就是我们的党、是我们每一个党员。因 ……此处隐藏14741个字……候补委员共有171人,牺牲和遇难的有42人,占24.5%;新中国成立前的政治局以上领导人共有55人,牺牲、遇难的有15人,占27.2%,也就是说,每四个政治局委员或中央委员中就有一个牺牲、遇难。据民政部门提供的数据,全国各地有案可查的烈士就有170多万人,这些烈士中大部分是共产党员。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共产党员是最大公无私、最英勇无畏的,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勇于奉献自己的一切,甚至是宝贵的生命。共产党人勇于奋斗、敢于牺牲,靠的就是崇高的理想信念作支撑。
不可否认,现在有一些党员,对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不那么坚定,甚至完全动摇了。有的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宣传伟大理想有点“超前”;有的认为,在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不是讲理想的时代,而是讲实惠、讲利益的时代了,讲理想“过时”了。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党员由于放弃了对崇高理想的追求,信念崩溃,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经不起考验,最终走上了腐化堕落、自我毁灭的道路。有些党员干部走上犯罪道路。这些事例反复告诉我们: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放弃了正确的理想信念,也就丧失了做共产党员的资格。
如何看待理想信念,我认为这首先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只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分析的理性基础上,就能深刻地看到,我们共产党人完全没有理由放弃理想、动摇信念。衡量一种社会制度的优越,最根本的是看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
20世纪以来,世界上有100多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获得了民族独立,各自选择了不同的社会制度发展自己,应该说都各有成就和坎坷。但总体上来说,社会主义中国取得的成就更大。有关数据统计表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发展最快、进步最大、变化最深刻的历史时期。中国已经连续近30年保持了平均9%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新奇迹。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已由1978年的1%左右提高到约4%,成为全球综合国力排名第三的国家。世界舆论认为,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及中国在内的“金砖四国”经济发展迅速,有希望在2050年取代七国集团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并将超越现在世界上大多数最富有的国家。与此相对照的是,在当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只有20多个属于发达行列,而被联合国列为最不发达的49个国家实行的都是资本主义制度。现在,连西方的一些人也不得不承认,中国所走的道路表明:“十多亿正从贫穷变成富裕的人民的民族凝聚力,将形成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力量”;中国将崛起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国”;中国的成功,“正在改变亚洲和世界的面貌”。
同时,必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它不可能由一代人建成,必须经过一个长时期的发展阶段,必须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共产党员,我们每一位同志既要胸怀远大的理想,更要脚踏实地、立足岗位、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地做好当前的每一项工作。
2、共产党员有觉悟,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一个党员做到与群众不一样,能够“平时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关头豁得出”,关键在于要从点点滴滴做起,不断锤炼自己的思想品德,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高尚的精神境界是党员立身做人的标准,是党员成就事业的基石,也是我们党员成为群众的旗手和“标杆”的条件。每一名党员都应当牢记自己的政治身份,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提升精神境界。当前,尤其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辨是非。共产党员不是生活在“无菌”真空中,实际上每天都在经受着各种观念的渗透和影响,每天都在承受着社会变革、利益高速带来的思想震撼和冲击。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往往利用人们的思想,以达到他们的目的。所以作为党员,一定要坚决相信党,相信组织,加强学习,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要真正做到有悖于组织和上级精神的坚决不做,不利于党的形象的话坚决不说,有损党的事业的事坚决不参与,始终坚持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不在各种错误的、腐朽的思想和不良风气面前随波逐流,努力立稳人生的坐标。
二是要知荣辱。党的利益与党员的利益、党的荣辱与党员的荣辱,从来都是紧密相关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党的兴衰,每一个党员都有责任。我们今天一再强调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并大力宣传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就是要让全体党员都明白,共产党员的称号是光荣、神圣的,共产党员应当无愧于这个光荣称号,时时处处提醒自己要维护党员的形象,在有人污蔑、诋毁和损害我们党的形象的时候,党员应当感到痛心和愤慨,能够挺身而出、出面制止。我们比喻“党是母亲”,就是希望广大党员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我们的党,为党分忧、为党尽责。如果党员都能够认识到我们与党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道理,都能自觉为党做贡献,我们党就拥有了无穷的力量,就会无往而不胜。
三是要讲奉献。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奉献,是人性中真、善、美的集中体现,也是对优秀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是共产党员道德品质中最本质的特征。党员不同于群众,应当奉献不为索取。陈云同志在《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中说:“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把革命的和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革命的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来处理一切个人问题”。当前,我们国家进入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时期,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和多元化了。作为党员,面对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少了,面对个人利益与党的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群众利益的考验多了。在这样的考验面前,我们有的党员做得很好,他们自觉以个人利益服从党和国家的利益,必要时宁可牺牲个人的利益,把“索取值”选择为最小,把“奉献值”选择为最大,淡泊名利,志在奉献。但也有一些党员,片面强调个人得失,以是否对个人有利作为处理个人和社会关系的唯一标准,不仅不肯吃亏,反而想占单位或他人的便宜,我们党从来承认党员有正当的个人利益,但如果个人利益与党和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突,党员应当无条件地服从党和国家的利益。
3、共产党员有觉悟,必须接受党的教育和纪律约束。
共产党员要有纪律。自觉参加党组织的活动,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自觉服从党的纪律约束,这是党员有没有觉悟的实际体现。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在我们支部内部,我们有少数党员,连党的活动和会议都不愿参加,连党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都不愿遵守,怎么能说这样的党员有觉悟呢?事实充分证明,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过去战争年代是这样,现在和平年代仍然必须坚持。江泽民同志说过,“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的坚强纪律和组织优势,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法宝,任何时候都不允许抛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共产党员必须严格执行党章规定,遵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遵守党的纪律,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监督,真正做到违反党纪的话不说,违反党纪的事不做。也只有不断接受组织的教育、提醒和帮助,才能使党员个人更好地提高觉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避免或少犯不应有的错误。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七一建党节党课演讲稿_党课演讲稿(精品多篇)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