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幼儿园小班案例分析与措施【汇总版】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小班自主游戏案例分析 篇一早上,程程很早就来到了幼儿园,一来就跑到娃娃家里忙开了。过了一会儿,小朋友们陆陆续续地都来了。忽然天天跑来告诉我说:“老师,程程在抢娃娃家的刀。”我一看,只见程程手里紧紧地拽着一把玩具刀,而涵涵和乐乐正想从他手里夺回小刀,乐乐嘴里还嚷着:“这是娃娃家的,这是娃娃家的。”问明原因后,得知程程从涵涵手里抢过小刀后一直不放手,要一个人玩,不让当娃娃家妈妈的涵涵切菜,烧饭。“程程,你是不是喜欢玩这把小刀啊?”
我问他,程程点点头,“可是娃娃的肚子饿了,想吃饭了,你不把刀还给娃娃的妈妈,妈妈就没法烧饭做菜了,那样娃娃可要饿坏了,你待会儿再玩好吗?”
“好吧”程程想了想,有点儿不情愿地将手里的小刀放了下来,去其他区域玩了。
小班个案分析范例合集 篇二案例背景:
冉冉小朋友是本学期刚刚入园的小班小朋友,入园以来他不喜欢和小班小朋友交流玩耍,但他喜欢跟大班小朋友一起玩耍。
镜头一:入园以来,他总是坐不住,时不时的就跑到大班教室去跟大班的小朋友玩耍,不论老师怎么叫他他都不愿意回来或者是回来一会会就又跑了。
镜头二:有一次早操时间,我就注意观察,别的小朋友都乖乖的站着做操,只有冉冉,他一会在这位小朋友的头上动一下,一会又在把前边小朋友的帽子拽住往后拉,更甚的是他还将小朋友的哑铃一脚踢飞。
镜头三:他不会正确跟小朋友交流,在他的意识里,把别人推一下或打一下就是和他们玩的方式。师:冉冉,跟小朋友玩不能这样,要友好的去跟他们打招呼说:“xxx,你好!我可以跟你玩吗?”等等等。幼:好!别看他答应的好,从来都不记,事后又变回原来的样子,老师说过的话就是耳旁风,老师很无语。
镜头四:一天下午快放学的时候,我给班里小孩整理衣物准备离园,冉冉就在我眼皮底下坐着,突然一抬头,看见他无缘无故的将旁边一小女孩的手抓破,当时我就让道歉了,事后我单独问他,他又开始翻脸不认人,死活不承认这事是他干的。
采取措施:
1.对于此幼儿,我很头疼,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就请教别的老师,学习用不同的方法去引导他,教育他。
2.平时有很多次将他的家长留下单独交流,将孩子在幼儿园的一些情况告知家长。
3.一次,我们去孩子家里做了家访,跟孩子的妈妈进行深层的沟通,妈妈说:“孩子是外地搬过来的,孩从小到大都由我一个人带,两岁多的时候就搬到这里居住,平时,我也不经常出门,整天坐在家里,孩子一直跟着我,偶尔周末的时候去超市买点东西就又回来了,孩子一直就在家里自己玩,我从来都不管,假期的时候,送孩子去托管所了,因为就那一个孩子,老师比较爱,一直抱着他,围着他转,导致孩子自由散漫,再加上平时家里人的宠爱导致孩子这样……”
我告知家长孩子是属于慢热性的,由于他之前很少跟同龄孩子接触,所以以后你还应多带他出去跟别的小朋友一起多玩耍,平时在家你也可以多陪孩子玩玩游戏什么的,多给他鼓励与表扬,不过也要严格要求他,不能让他像之前那样自由了,既然上了幼儿园,就要融入集体,跟着大家一起生活,生活习惯也要养成,在幼儿园里,我们老师也会严格要求他的,该表扬时就表扬,该批评时就批评,我们一起帮他慢慢改掉这些不良的习惯,作为家长你也不要过于着急,我们共同改进,相信他会是最棒的!
获取成效:
通过老师的关注及家访之后,使我们了解和掌握了孩子的家庭情况,经过两个多月时间的的适应后,孩子来园上课期间基本能安静的坐上十分钟,也学会了跟同龄孩子友好的交流,做操或玩游戏的时候都能眼睛看着老师,不去破坏别的小朋友的东西,有一次,我看见他还帮助别的小朋友拉拉链呢,时不时的在我们小班做起了大哥哥,这让我看了很欣慰,真的很不错,我相信,只要用心观察孩子,愿意探索孩子的内心世界,通过这样的点点滴滴付出,很快就有所收获!
幼儿园小班案例分析 篇三日常表现:性格开朗,较遵守纪律,上课认真听讲,懂礼貌,上课有时爱开小差,能主动向老师问好,和小朋友相处得很好,小朋友都很喜欢跟他玩,但是比较爱哭,稍不“如意”就爱哭。
分析与措施:
在和毛xx的家长交谈中了解到他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家里人很喜欢他,家里还有个比他大好几岁的姐姐,这样大家都很宠着他,什么事都让着他,也就养成了娇气、爱哭的性格,一点委屈都受不了,有次看书时,小朋友和他抢了书,毛xx不断的哭起来,而不是和老师说,直到小朋友和老师说毛xx哭了,然后等老师问了他一些简单的情况后,毛xx才不哭。
根据他这种情况,我建议家长在家对他不要太特殊,对待他不可太宠,所谓爱他而不宠他,不要让他觉得自己小,什么都可以依靠别人。在幼儿园我经常与他交谈,利用故事等教育他要坚强,勇敢,碰到苦难,不要哭,要想办法解决,上课多给他表现的机会,让他多在集体面前说话,让他觉得自己行,从而树立他的自信心。
取得的成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毛xx像是长大了,懂事多了,遇到困难不再是只知道哭,会请小朋友和老师帮忙,还会主动地帮助班集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后我将继续对他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以巩固他的一些行为习惯,使他变得更加“勇敢”、“坚强”。
小班个案分析范例合集 篇四案例背景:
小斌小朋友是个比较活泼开朗的孩子,宝宝比较散漫、随便。在活动中喜欢随便走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睡觉、吃饭他都是最有问题的一个,吃饭的时候喜欢讲话;睡觉的时候经常去惹别的小朋友,就算自己睡也不好好地睡,不是脚翘起来就是自己跟自己讲话或者乱叫,必须要老师盯着才会安静。老师批评他的时候,他叫的却更加的起劲。能够说该幼儿的行为习惯很差、自由散漫而且十分任性,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活动力太强了。
成因分析:
小斌小朋友是跟爷爷奶奶一齐住的,都是妈妈或者爷爷奶奶来管的。奶奶更是对他疼爱有加,家中吃饭也都是由奶奶喂他的,又因为此刻是独身子女,父母更是疼爱有加,孩子要吃的就吃,不要吃的就能够不吃,所以到幼儿园来孩子也把这样的脾气带来了。妈妈反映在家里的时候宝宝也是一刻都停不下来,喜欢到处乱走,乱碰东西,他也谁都不怕,但却只怕也是老师的舅妈,我们也期望能透过家园的良好互动和沟通,使宝宝变的越来越好。
小班案例分析 篇五新《纲要》强调:“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教师应视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
为此,我对我们小班存在问题的幼儿朋朋进行家访、跟踪观察、分析、个别指导等工作,以此促进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案例描述
1 晨间,老师发画册给幼儿讲故事,朋朋根本没有翻书,把 ……此处隐藏6370个字……,原来是贝贝家里要来客人了,爸爸马旭来卖点东西,他很着急地对甜甜说:“老板老板,我家里要来客人,我要买点蔬菜和水果。”
甜甜一听,赶紧喊道:“别着急,你需要什么告诉我,我来帮你拿。把你买东西的篮子给我,我给你装好。”“我要买丝瓜、韭菜,还要买点草莓……”爸爸马旭一边催促一边说出自己想要买的东西,一阵紧张安排后,老板甜甜递过篮子对爸爸马旭说:“你要的东西我都装好了,快回家烧饭吧。”爸爸马旭拎起篮子就回家了。可不一会他又返回了便利店,“老板,我要的豆腐干怎么没有给我呀?”“我给你了呀!在篮子里呢。你找一找啊!”“没有。”“给了……”两个孩子就这样争执起来。
不一会儿,妈妈晴晴来了说:“我看见豆腐干在篮子底下。”妈妈说完拉起爸爸的手两个人回家了。弄得甜甜愣愣地看着这爸爸和妈妈。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便利店没有顾客来光顾,甜甜便很没精神地在一旁边玩耍起来。
今天的便利店显得有些冷清,除了贝贝家爸爸来买东西以后,老板真得很空,突然甜甜想了好办法,开始朝娃娃家、美食林喊:“喂,季冰宇,你的美食林里要不要买点好吃的给顾客吃?”“朱欢,快带你的宝宝来我店里买玩具呀!我店里有很多新玩具呢。”她这么一喊,娃娃家美食林开始沸腾了,孩子们一个个斗拎着篮子来到了便利店,便利店里一下子挤满了人,娃娃家、美食林却冷清起来……
小班多动症案例分析教育笔记 篇十一、研究前个案分析
我在一幼儿园小班实习了一个多月,在此期间,发现我班有一四岁幼儿李廷行为与其他幼儿有所不同,他没有朋友,常常脱离班级一个人活动。最明显的是他极其好动,上课从不会集中精神,最多两三分钟注意力就会转移,容易受身边的事物所影响,窗外的脚步声就能转移他的注意力,而且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并常伴有某种习惯性小动作,如咬指甲、吸手指、抠鼻子等,做什么事大都半途而废,有头无尾。而且他从来没有守纪律的概念。还有点口吃,与老师小朋友语言交流有障碍。
我向原任老师询问过他家庭的情况,他爸爸与妈妈是不同省份的结合,爸爸是来自外省,现任中学语文教师,妈妈是本省,现做美容推销工作,平时工作忙,对儿子的教育很少。
二、个案观察记录
发现该幼儿行为有异常以后,我怀疑他是否有多动症,为了证实我的想法,我开始对他的行为进行观察。在两周的观察后,我发现有如下一些明显性的行为:
1、上课
在上分享阅读课时,小朋友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而他则从不举手,并且老是站起来,咬着手指头,一下又望望黑板,一下又望望其他小朋友,或是望着地板,神情游离不定,又像关注某个东西,又似在沉思,但他什么也没做,也不说一句话。其他小朋友在朗读时他并没有读,而且常常被外面其他事物所吸引,动作很不优雅,喜欢把一只腿搭在旁边小朋友的椅子上,一下又去与旁边的小朋友嬉戏,或是下位打扰其他小朋友,当老师指了一下他的头以后他才停止嬉戏,但眼神还是没有关注老师和黑板。他上课时的常见动作是用两只手撑着腿往前看。
2、课间操
做操时手脚都在不停的动,但没有按照课间操的要求做,完全是他自己在自由的手舞足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而且他总是显得走不稳站不稳,摇摇晃晃的,也容易被其他东西吸引,天上飞来几架飞机,他就一直望着飞机,不再做操,老师提醒他也完全没有反应。其他小朋友虽然也被飞机吸引但是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没有他那样分散精力。
课间操做完,他总是显得格格不入,不合群,其他小朋友都回活动室去了,他还痴痴的站在那里,我提醒他也不走,后来还是我拉回去的。
3、就餐
吃饭比较快,但是喜欢做些小动作,例如用勺子靠近右边小女孩的头发,习惯性地到处望来望去,饭粒经常掉到桌子上、衣服上、地上,想喝水了就叫着要喝水,没有得到水就自己跑开了去倒了一杯水。
4、游戏
他还是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做游戏,但是常常注意力不集中,一下就到处望望,打扰其他的小朋友。在玩玩具时,他总是喜欢一个人在窗前把玩具摆上去,这是不允许的,其他小朋友都是安静的靠墙坐着玩。每次收玩具时他从不会主动交过来,而且老师叫了很多次他就是不肯交,后来不想玩了他就随便乱放个地方跑了。
5、睡觉
他睡觉有个习惯,每次都要脱掉袜子,还喜欢玩袜子,老师怎么一再强调想纠正都没有办法,最后也就不管他了。他每次开始睡觉的时候都睡不着,老是在床上翻来覆去,乱踢乱动,老师怎么说都没用。要起床的时候他总是起不来,躺在床上谁都叫不动。午睡起来别的小朋友都去吃点心了他还在床上,大多时候他都是最后一个吃点心,而且总是懒洋洋的。
6、一次逃跑行动
有天下午,我们进行了几个活动后,老师突然发现李廷不见了,这时老师们都急了,都到处去找,找了很久,最后在活动场的存放玩具的小房子里找到了,原来他一个人在那里玩玩具。后来我们才知道,午睡他是最后一个起床的,等我们都不在意的时候,他点心也没有吃就一个人跑下去了。那次把老师们都急坏了,我们找他说的时候,他好象也是那种无所谓的样子,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三、研究与分析
(一)判定分析
通过这些观察记录,我们能否判定李廷就是有多动症呢?这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很难确定,因为这还需要通过心理测试、医院诊断等,而因为我们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就只通过查资料了解多动症的基本症状及从单方面的观察来判断。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我了解到儿童多动症是指儿童注意障碍和注意障碍伴有多动的一种病态行为。又称为轻度脑功能失调(简称MBD)、注意缺损(简称ADD)、儿童行为问题等。对于多动症的界定范围是指大脑无明显病变,智能正常,但有自控力差、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的儿童。一般说来,孩子喜爱活动是生理上的特点,他们进行或参与的活动总是有动机、有目的的,因而是可以自我克制的。“多动症”患者不但多动,而且他们的“动”往往是在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下出现的,很难自我克制,这就超出了正常的生理范围,成为一种病态了。1991年美国报道患多动症儿童占学龄儿童的3%一一5%,我国约占3%,男孩和女孩的比例是5:1。如果对这些儿童没有及时的治疗还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心理健康和品行等一系列问题。
从以上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该幼儿具有以下特点:
1、注意力不集中,分心。对任何事物都有注意力集中的困难,即使是对最感兴趣的事。不仅上课不能注意听讲,做小动作,扰乱别人,即使是在看比较喜欢的动画片时也不能聚精会神。所以有一定程度的注意障碍,这是多动症的主要表现之一。
2、小动作多,为手脚不停,让其安静下来难度较大。在多动症儿童中其中95%的就有此类表现。
3、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差。举止行为缺乏思考和判断。意识不到到处乱跑的危险性。
4、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学习困难,还有语言障碍―-口吃,讲话少。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基本可以断定该幼儿患有多动症。
[小班多动症案例分析教育笔记]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幼儿园小班案例分析与措施【汇总版】精品多篇范文。



